一、脱贫攻坚奔小康
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10月17日上午在京举行,会议对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者进行了表彰,突泉县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突泉县委书记屈振年代表突泉县参加表彰大会及先进事迹报告会,并做首场事迹报告。
二、《关爱“一枝一叶”,管好“一分一厘”》
10月17日上午,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脱贫攻坚先进事迹视频报告会在北京召开。兴安盟突泉县委书记屈振年作为2020年荣获组织创新奖代表在北京主会场作首场事迹报告,讲述突泉县创新管理扶贫资产的典型经验。这是我区脱贫攻坚奖推选工作首次获此殊荣,展示了我区脱贫攻坚改革创新的成果。10月22日,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呼和浩特举行,突泉县委书记屈振年作了事迹介绍。
屈振年书记的报告题目为《关爱“一枝一叶”,管好“一分一厘”》并且在报告中提出脱贫攻坚“2355”管理模式概念并进行了分享和讲解。
“2355”中的“2”就是双向追踪摸家底,给资产找“主人”。先是横向查扶贫资产都有哪几类,再纵向查这些扶贫资金用到了哪个村、哪个户。我们梳理2014年以来每一笔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受益群体,摸清每一项扶贫资产数量和具体位置,弄了一整套帐本。资产的主人找准后,我们从上到下逐级发放确权书,让贫困户和村集体吃上“定心丸”。
“2355”中的“3”就是三级监管明责任,给资产找3个“监管人”。我们编织了“县级统管、乡镇辖管、村级直管”的三级责任体系网,提高了扶贫资产风险的捕捉和防御能力,让“谁的孩子谁抱走,谁也别当局外人!”
“2355”中的第一个“5”是五权明置防风险,给资产找5个制度“保安”。我们制定“所有权”“经营权”“收益分配权”“监督权”“处置审批权”五项防风险制度。比如,我们让贫困户和村集体向上一级交承诺书,明确扶贫资产不能卖,卖了也得买回来!制度“保安”一上岗,我惊讶地发现,这些办法管用了!那3户“卖牲畜”的贫困户又把牛买了回来。拿到扶贫牛的确权书后,老董来了干劲,又借了5万元扶贫贷款养牛,现已繁殖到11头,成了脱贫典型,很多贫困户看到老董打了翻身仗,也跟着“发牛财”,过上了“牛日子”。老董所在的那个贫困村,每年村集体收入不到4万元,干部形容这点儿钱“买了背心就买不了短裤”。村级资产和收益同步确权到村之后,该村经营类资产达到324.6万元,年收益达到15.6万元,长了3倍!管住了当下,真是投资了未来呀!这就像给贫困户栽棵“摇钱树”,给村集体造个“聚宝盆”,老百姓有了盼头,干部有了劲头! 这五项制度执行不到半个月,一家奶牛养殖场老板找到我大倒苦水:“扶贫资产的合作手续太麻烦了,门槛也有点高啊!我们不但要把厂房和奶牛全部抵押上,还得设共管帐户,接受干部驻企监管和第三方评估,管得太严了!”我耐心向他解释:“不是信不过企业,这是必要的程序,过不了安检,肯定上不了飞机啊!换成你来管扶贫资金,是不是也得小心又小心呀!”听我这么说,他也理解释然了。一年后我到奶牛场调研,这个老板诚恳地对我说:“你们的驻企干部提出了很多好建议,农科局也帮着购牛和防疫,现在奶牛存栏从2000头增加到8000头了,日产鲜奶超过50吨,比以前赚钱多多了,每年还给村集体经济创收800多万元呢。”我说:“管得严点就是希望双赢,企业发展好了我们才能长久合作呀!”现在看来,防险措施必须叠加,筑牢“防火墙”,扶贫资产才能“滚雪球”。
“2355”中的第二个“5”是五化运营保收益,给资产找5个“保姆”。有一次我看审计报告,个别村的扶贫资产绩效不达标,好地好肥好种子,就是打不出好粮食。另外,多个村实施的村级联建资产,交给哪一个村管也不合适,还真得找“保姆”。骨子里“不服输、敢创新”的劲头,让我们再次大胆尝试,组建扶贫资产管理公司这个服务平台,探索“运营专业化、投向多元化、决策流程化、防险系统化、收益长效化”的路子。目前,县扶资公司这个专业的保姆团队,已经代管村级资产4.77亿元,年收益率在6%以上。
三、响应号召参与脱贫
我们是一个卖牛奶和牛肉的扶贫龙头企业,我们肉的源头是引进澳洲进口安格斯牛,我们牛奶的源头是引进新西兰进口荷斯坦奶牛。我们是企业,扶贫企业,龙头企业,我们不仅要做品牌、口碑更要做质量!让每个人都可以平民价格喝到优质牛奶,吃到纯正牛肉!